防水分項作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,雖然僅占工程造價約1~5%,但其對整個工程質量的影響卻不容忽視。一旦滲漏水問題發(fā)生,往往給使用方和施工方造成較大的心理傷害和經(jīng)濟損失。為很好地解決此類問題,在對大量屋面工程案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現(xiàn)場查看,總結出屋面防治中一般性規(guī)定,供大家共同探討學習。
1、屋面防水層應設置在結構基面上,低于0℃的地區(qū)應在保溫層上另設一道防水層。
2、建筑設計應出具屋面排水設計平面圖,當建筑功能允許時,平屋面宜采取結構找坡,且坡度不宜小于3%;采用材料找坡時,坡度不宜小于2%,屋面找設坡度在設計圖紙上定出分水線、排水坡向及水落口數(shù)量和位置。
3、防水層下面的找坡層不宜使用吸水率大、疏松的材料(如陶?;炷?、珍珠巖混凝土等)。
4、在滿足設計和使用功能的情況下,屋面找平宜為結構混凝土板面原漿機械磨平、壓實。
5、屋面結構板應進行結構抗裂驗算,同時考慮抗裂變形措施,包括合理調整混凝土配合比、調整結構板鋼筋、添加抗裂纖維等。
6、坡度不小于10%的屋面結構板應采用雙模板澆筑混凝土,不應采用單模板干硬性混凝土進行澆搗。坡屋面的檐口應設置反坎梁。
7、屋面女兒墻、梯屋、設備房屋、變形縫、垂直出入口、煙道等泛水和洞口部位應設置現(xiàn)澆混凝土反坎梁,高出最終完成面不宜小于200mm,宜一次性進行澆搗。反坎梁內配置構造鋼筋,如采取二次澆筑時新、舊混凝土界面進行界面密封處理。
8、屋面結構板小于120mm厚時不應預埋線管及線盒。
9、在下列情況中,不得作為屋面的一道防水設防:
(1)混凝土結構層。
(2)裝飾瓦。
(3)隔氣層。
(4)厚度不符合設計要求的防水層次。
(5)不符合國家現(xiàn)行防水標準要求的防水材料。
10、屋面的在女兒墻、梯屋、設備房屋、變形縫、突出屋面構造物等周邊泛水部位應留置排水溝,縱向坡度不應小于1%,水落口間距不應大于30m。不能設置排水溝的部位應設置不小于30mm的分隔縫。
11、設備基礎和結構混凝土板的新舊混凝土施工縫須做密封防水處理。